“美食的终极意义在于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幸福感。这种幸福感是非常主观的,有时候和食物本身相关,有时候和生活经历相关,吃家常菜得到的满足感,吃燕鲍翅并不一定能得到。”陈晓卿说。
陈晓卿因其执导的美食纪录片成为现象级热点而广为人知。2012年开始,由陈晓卿担任总导演的美食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引发现象级热议,轰动海内外,开创了美食纪录片的新纪元。2017年起,他又陆续推出《风味人间》《我的美食向导》等多部头部美食文化作品。
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
其实陈晓卿不只是通过摄影镜头来表现美食,他还会写文章表达自己对美食的爱。近期,陈晓卿记录自己“舌尖寻味”之旅的随笔新书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,由新经典文化联合文汇出版社出版。在这本围绕食物的人生故事集里,陈晓卿讲述过去40年与“吃”相关的人和事——61篇文章,把一个专业“吃货”最隐秘的舌尖故事——下过的馆子、一起吃饭的人、藏在寻常角落的至味、菜单背后的秘密,以及踩过的坑,都一一分享。
怀念的永远是“人间烟火气”
4月13日,陈晓卿来到成都文轩BOOKS成华店与读者们分享他书写的美食文字背后故事。在陈晓卿看来,一座城市,最吸引人的,从来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,而是菜市场。只有在菜市场,还能从一些地域性的物产上,分辨出城市不同的风貌。陈晓卿说:“周婆婆跷脚牛肉开到北京的那一天,本着‘学习不过夜’的精神当晚就赶过去跷脚,我最喜欢的正是那‘跷脚’二字,那种闲适,那种恣睢,正是我内心向往的东西。”
陈晓卿(右)在文轩BOOKS书店分享现场
从青少年时代在故乡,十七岁出门远行,到北京读书,毕业后当纪录片导演,再到后来成为全国闻名的“吃货”,陈晓卿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与食物相关的记忆。他说,“幸好,在这十多年里,留下了一些文字,从中完全可以读出我随年龄而改变的心态。重温它们,我能感受到那些穿透食物的时光流逝,以及时间河流里的气味和口感,这也是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书名的由来。”
陈晓卿(右)在文轩BOOKS书店分享
作为爱吃的人,陈晓卿吃得生猛,在不同的地道“口味菜”中自由切换。在井冈山,他吃着把老板娘都辣哭的辣椒,还直呼“好吃”,要的就是这种不为任何人妥协的舌尖感觉。他说:“如果把烹饪比作江湖,我最喜欢的厨艺高人当如风清扬——背负绝学,遗世独立。他们做的菜永远是小众的:有性格,意气风发,绝不会考虑劳什子评委渐渐迟钝的味蕾和已经退化的牙齿。”或许正是对日常食物了解得越多,越能自信地当个“扫街嘴”,在弥漫着酸笋味道的空气里,传递至味在人间的美食哲学——“美食不是小众的,它藏在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里。”
在这本新书里,陈晓卿把自己珍藏的独家味道都掏了出来。在跨越每个阶段的人生代表菜里,他写的要么是再家常不过的故乡滋味,要么是城市旮旯角里让人感觉到“生活如此真实”的江湖味道。没有名贵食材,也没有复杂料理,怀念的永远是“人间烟火气”。
对陈晓卿而言,最好吃的早餐都在居民区的寻常巷陌中,冒着烟火气的地方。比如你可以站在锅灶前跟店老板说着咸淡,或者用筷子在卤蛋的锅里仔细寻找最入味的那一只……“吃东西,对我而言,能大厅绝不包间,能路边绝不酒楼,能露天绝不室内,能站着绝不坐下。”
陈晓卿(中)与读者大合影
“将吃货的一生所爱都写了进来”
陈晓卿出生于1965年,家乡灵璧县地处皖东北,属黄泛区,常年受到水灾和旱灾的影响,算不上富庶之地。“读过一个社会学的田野报告,说黄泛区农村很少置办家产的原因是‘便于逃荒’,这和我当年在乡村所见一样。所以,无论时间还是地点,没有人能把我,与一种叫‘美食’的东西关联上——尽管我从小就很馋。”在自序中,陈晓卿回忆自己对“美食”概念的认知过程。
在这本掏心掏肺掏胎记的散文集里,陈晓卿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,从儿时的故乡滋味、年少时的游子乡愁、进京务工人员的首都记忆,写到大江南北的人间至味,将一个吃货的一生所爱都写了进来。
年少时候,对陈晓卿来说,好吃是六毛钱的缸贴子,邻居家的西瓜酱,第一次下馆子时把嘴巴烫出泡的萧县羊肉汤,这些是刻在基因里的叫乡愁的东西。一个外地务工人员的北京记忆,是难过时府右街的延吉冷面,以及人手一把肉串,喝着工业啤酒,聊着维特根斯坦的岁月。
“很多东西都是这样,只有当你远离它,才会发现它的美好,就像月饼,就像故乡的月亮。”回首漫漫人生路的饮食记忆,往往最简单才最有滋味。承载着千里之外游子乡愁的东西,无非是外婆家的糯米粑粑、父亲最爱的六毛钱缸贴子、老式浴池里“有钱人”才吃的“弯腰青”、包裹着故乡春天滋味的芥菜花……无比日常,无比简单,无比怀念。
即使成为一个职业与美食打交道的人,陈晓卿坦言,自己最热爱的依然是北京府右街的那一口“不正宗冷面”。即使遭遇排山倒海般的冷嘲热讽,陈晓卿老师却始终宣告那是“此生挚爱”。在那口冷面里,吃的或许是回忆:“在这里,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了记者,从青年到年过半百。在这里,我度过了人生中许多重要的时刻。超过一千次的就餐经历,也足可以覆盖我一年中的每一天。”
最“好吃”的永远是人
自2017年创办稻来工作室之后,因为拍片多,陈晓卿很少有安静下来写字的时间。但和美食打交道已经成了他的职业,作为“专业选手”,“我可以持续保持对食物充沛的好奇心,永不停步,从不忌口,永远充满期待,才能把食物故事讲得生动。因为食物,是我了解世界最美味的通道。”
在书中陈晓卿深情写道:“我更厌倦日复一日机械枯燥的生活。悄无声息,行驶在北京的冬夜里,搜索路边哪怕是仅有的一盏小饭馆的灯光,进去哪怕真的就喝一碗白粥,那种温暖都能渗透到骨髓里。尽管无人陪伴,这,也算是对抗无趣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吧。”“夜幕深处,高楼背后,总有一家不知疲倦的小饭馆在等待着我们。这种侥幸心理,有时竟有些信念的意味”……
在吃饭的过程中,陈晓卿也和许多服务员、店小二结下的深厚友谊,在北京府右街的冷面店,他见证那里的服务员从相亲到结婚的过程,在天宁寺山门前的卤煮店,他见证小郭从一个外地务工人员变成卤煮店老板的打拼。谈美食最高的境界,往往并不是食物,而是一起吃饭的人。陈晓卿说,他很感谢这些年来的“饭搭子们”,“食物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黏合剂,能吃到一起的人值得珍惜。尽管随年龄增长,朋友圈越来越小,但与真朋友坐在餐桌前,酒饭才最有滋味。最‘好吃’的永远是人。”